夏季蝉鸣荔红时,鲜甜多汁的荔枝让人欲罢不能。然而东莞光明眼科医院近期接诊的两例特殊患者,却给这份甜蜜敲响了警钟——荔枝不仅会“上火”,还可能直接伤眼!
患者叶先生(44岁) 在采摘荔枝时,不慎被弹起的荔枝皮击中右眼,当即感到疼痛。几小时后疼痛加剧就诊。右眼检查发现:
?视力降至0.4
?结膜充血
?角膜中央上皮脱落——这是外伤导致角膜最表层损伤,疼痛敏感!
住院部副主任郑振扬诊断为:右眼角膜上皮脱落

荔枝外壳坚硬且边缘锐利,采摘或剥壳时若角度、力度不当,高速飞溅的果皮碎片如同微小“飞镖”,极易划伤角膜或结膜。
角膜富含神经末梢,轻微损伤也会引起剧烈疼痛、畏光、流泪和视力模糊。若不及时处理,易继发感染(如细菌性角膜炎),后果严重。
患者罗先生(51岁) 由于近期荔枝吃太多,出现眼部不适并加重就诊。双眼检查发现:右眼眼红,血管爆裂,角膜及干眼科主任黄圣邓诊断为结膜下出血。
25岁的林女士也是同样的原因,引起了“眼睛爆血管”。


“上火”与炎症反应: 中医认为荔枝性温,过食易“上火”。现代医学解释为:高糖分摄入可能导致机体暂时性炎症状态加剧,眼表本就脆弱(尤其干眼患者),易诱发或加重结膜、角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。
高糖与微循环: 过量糖分可能影响微血管功能,民间所谓“眼睛爆血管”(常见为眼表充血),是结膜血管扩张充血的表现。
采摘防护是首位:
佩戴防护眼镜(普通眼镜防护不足!推荐密封式或侧面有防护的运动/劳保眼镜)。
避免大力摇晃树枝或近距离用力剥壳,防止果皮碎屑飞溅。儿童参与采摘时需成人密切看护。
食用荔枝讲“适度”:
严格控量! 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成人每日水果摄入200-350g,荔枝约10-15颗/天较安全(儿童减半),避免连续大量食用。
特殊人群慎食: 糖尿病患者、易“上火”体质、有眼部炎症或干眼病史者尤需节制,严格控制食用量。
每 100 克荔枝含糖约 16 克,葡萄糖、果糖和蔗糖应有尽有。不只是会让人上火,对于糖尿病患者,过量食用可能影响血糖稳定,成为点燃视网膜病变的 “导火索”。
糖尿病视网膜病变,简称 “糖网”,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,就像个隐匿的 “视力杀手”,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患者的视觉健康。长期高血糖会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,严重会导致失明。
眼部不适速就医:
一旦眼表被异物(尤其植物性异物如荔枝皮)击中,切勿揉眼!立即用大量清洁水(如矿泉水)冲洗,并尽快前往眼科急诊。
若大量食用荔枝后出现眼红、眼痛、干涩、畏光、视力下降,也应及时就诊,明确病因。


